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好讀經不求甚解」——兼論讀經的三個階段(文/李守力)

「好讀經不求甚解」——兼論讀經的三個階段(文/李守力)


陶淵明有「好讀書不求甚解」一語,讀經更是如此。好讀經不求甚解,為什麼這樣說呢?


古代的不說,近代的國學大師也好,學界精英也好,如章太炎、梁啟超、蔡元培、胡適、魯迅、陳獨秀、郭沫若等,他們都經歷過「好讀經不求甚解」的階段。更為引人注意的是:他們從小讀的是一樣的聖賢書,但他們之間的思想觀念卻大不相同,這就是「好讀書不求甚解」的證明。如果是「甚解」,就會徹解,而徹解必同解。


我把讀經分為三個階段:


一、聽經階段。這個階段是0歲到3歲。


二、讀經階段。這個階段是3歲到13歲。


三、解經階段。這個階段是13歲到70歲。


人類有兩大學習能力,即記憶力和理解力,記憶猶如電腦資料的輸入和保存,理解猶如程序的設計和應用。記憶力和理解力在人生成長過程中的發展曲線是不同的,依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的記憶力發展是自0歲開始,1至3歲即有顯著的發展。3至6歲,其進展更為迅速,6至13歲,則為一生中發展的黃金時代,至13歲為一生記憶力之最高峰,以後最多只能保持此高點,往往20歲以後,記憶力便有趨下的可能。


由於三歲以前語言能力還不健全,所以主要是聽經。三歲以後開始讀經。讀經多了,最好是背誦經典。


而理解力的發展,與記憶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0歲開始醞釀,1至13歲緩慢上升,13以後方有長足之進展,18歲以後漸漸成熟,但依然可因為經驗及思考之磨練而一直有所進步,直到老死為止。


少兒讀經,是指3歲至12歲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兒童背誦熟記中國文化的經典。在此年齡段的兒童,處於語言摹仿期,有摹仿成人語言的本能傾向,背誦記憶不像成人是痛苦之事,完全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天性,而不像西方教育學家認為的那樣是壓抑兒童的本性。


提倡兒童讀經教育,即是要利用他兒童期的記憶力,記下一些永恆的東西(經典)。反覆誦讀,是兒童的自然喜好!背書,是他的拿手好戲!你不準備些有價值的書讓他背,他就只好背小學課本,甚至背電視廣告。而且在其記憶力正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其記憶能力會達到較高的頂峰,一輩子維持在較高的水準上,一生都受其益。過了這個時機,永無翻身之地。好像一個弱視的小孩,過了十五歲,再去訓練,效果甚微,勿錯過了時機!


讀經,那些經最有價值?具備永恆的價值?


一、儒家經典。《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讀誦這三部啟蒙經典,可以學會三千字(相當於九年制教學大綱識字的要求),過漢字識字關。而後讀誦《四書五經》。


二、聽東西方經典音樂,看東西方經典名畫。也屬於讀經。


三、選修道家經典。《道德經》、《南華經》。


四、選修佛家經典。《心經》、《金剛經》。


五、選修《聖經》等其他世界經典。


經典教育並不是專制文化教育,而是多元文化教育。


從13歲以後,就進入瞭解經階段。這是一個漫長的時期。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階段。


陶淵明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云:「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何為「會意」?自己的實踐體會與經典相應了就是會意。陸游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經典是古代聖人的實踐的結晶。我們必須用經典指導實踐,然後通過實踐再去驗證經典。完成了這一循環,我們就會成為經典的活生生的載體,於是我們就在向聖人邁進。


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人的脊樑」,就是指在向聖人邁進的人。即在兒童時期打下經典教育堅實基礎的人們。


前國家政協主席李瑞環驚問:「新中國以後為何不出大師了?」


答案就是:我們教育的基石沒建好。經典教育就是教育的基石。


參考文獻:


1、蔣慶先生談中國兒童讀經面臨的問題


2、中國心理網:為什麼讀經可以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