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日 星期六

[轉貼]中醫理論基礎 - 精氣學說

精氣學說,是研究精氣(氣)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闡釋宇宙萬物的構成本源及其發展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理論。
精 氣學說認為,精氣(氣)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構成本源;不論是存在於宇宙中的有形物體,還是運動於有形物體之間的無形的極細微物質,都是氣的存在形式;由於精 氣的聯結與中介作用,宇宙構成了一個萬物相通、天地一體的整體;人類作為宇宙萬物之一,也由精氣構成;精氣自身的運動變化,以及由此產生的陰陽二氣與五行 之氣的運動變化,推動著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與變化。因此,精氣學說是古代先哲們探求宇宙本源和闡釋宇宙變化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
精氣學說濫觴於先秦時期,西漢以後遂被"元氣學說"所同化。因而精氣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氣學範疇中的一種具有時代特徵的哲學思想,它與此時出現的"沖氣"說、"天地之氣"說、"陰陽之氣"說、"浩然之氣"說、"六氣"說等,在兩漢時期一併匯流於"元氣"說之中而發展為"氣一元論"。但精氣學說在古代哲學氣學範疇中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故研究精氣學說必然要對古代哲學的各種氣範疇作一討論。
精,又稱精氣,最早見於《易傳》與《管子》兩書,其後《呂氏春秋》、《黃帝內經》、《淮南子》等也有精闢的論述。《易傳》提出了"精氣為物"的思想,認為精氣為宇宙萬物的構成本源。《管子》認為精是能夠變化的氣,"一氣能變曰精",精流行天地之間,是宇宙萬物構成的共同本源。《呂氏春秋》指出"精充天地而不竭",且上下運動,無所稽留,"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集聚而生宇宙萬物。《黃帝內經》對精作了精闢的論述,既論述了充塞於宇宙之中的精氣,又詳盡地討論了藏於人體臟腑之內的精氣的來源、功能、分佈等,是集精氣理論之大成者。《淮南子》稱氣為精,是宇宙萬物構成的共同物質基礎,"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同時又將精(氣)分為"精氣""煩氣"兩類,指出"煩氣為蟲,精氣為人"。《論衡》認為精氣是宇宙中元氣的最精微的部分,指出"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
古代經史子書中對氣的論述較多,較早的有《左傳》提出的"六氣"說,認為天地之中存在著陰陽風雨晦明六氣,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國語》指出"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則導致萬物不豐,甚至發生地震,並認為氣可在人體之內,決定人的性情。可見此時的氣已是涵蓋自然、社會和人的意識的普遍概念,開始上升為哲學範疇。《老子》提出"沖氣以為和"的觀點,並構建了"道-氣-物"的宇宙發生模式。《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觀點,認為氣是""產生的一種極細微物質,是天地人物構成的共同物質基礎,"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人死復歸為氣,構造了"道-氣-物(人)-氣-道"的宇宙運動模式。《管子》提出了"生者以其氣"的命題,認為此氣對人的生命至關重要。《孟子》將氣規定為充塞於天地之間和人體內的"浩然之氣",納入他的心性學說之中。《荀子》認為氣是自然存在的,"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列子》提出"夫有形者生於無形"的思想,並構造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萬物"的宇宙發生模式,發展了《老子》的""學說。《黃帝內經》討論了不同層次不同範圍的1700多種氣,既有宇宙中存在的萬物之本原之氣,又有自然界的四時陰陽之氣,而更重要的,是討論了人體內的各種氣(但未提及"元氣""原氣",據此也可判定此書成於西漢之前)的生成、運行、分佈和功能等。因此,該書集秦漢以前氣說之大成,為中醫學氣學說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淮南子》指出:氣是宇宙萬物的精微原始物質,生成於宇宙,而宇宙由""產生,進一步發展了《老子》的""學思想;同時指出氣的交感合和是天地萬物包括人類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根本原因,與《老子》的"沖氣以為和"思想-脈相承。《春秋繁露》首次以"元氣"論氣,認為元氣是宇宙萬物和人類生成的本原物質,天地陰陽二氣是元氣的存在形式,陰陽二氣合和,方能生成宇宙萬物和人類。《白虎通》以陰陽五行之氣論宇宙的生成,提出了"太初-太始-太素-萬物"的宇宙發生模式,認為氣-開始就存在於宇宙之中,通過"交易變化"而產生宇宙萬物,與老子等人的"氣由道生"的學說不同。《論衡》明確提出元氣為天地萬物和人類的形體及其道德精神的唯一生成本源,將氣作為哲學邏輯的最高範疇,確立了"元氣-元論"的思想,對中國古代哲學的氣範疇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後宋代張載創立了"氣本體論",認為氣是宇宙的最初本源,是宇宙的本體,宇宙之中的一切事物和現象,不論其有形與無形,都是氣的存在形式。而二程(程顥、程頤)持"理本氣化"之說.將氣學說納入了"理本體論"的哲學體系之內,開"理本氣末"理論之先河。朱熹則繼承和發展了二程的理本氣化論,提出以理為宇宙之本體,以氣為構成萬物的材料的理本氣末論,建立起以理為最高範疇的哲學體系。